新聞中心
媒體報道
新一線城市落戶政策再加碼 短期會拉動購房需求
文章出處:時代周報 人氣: 發表時間:2019-12-28 16:03:13
進入12月,已有鄭州、沈陽、武漢三個新一線城市放寬落戶政策。
12月23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武漢市相關部門了解到,該地的落戶政策主要是解決長期在武漢市工作卻沒有戶口的市民的落戶需求。“目前,武漢市針對人才落戶已經陸續出臺多個政策,其中大學生群體落戶比例較大。未來,武漢市還會繼續出臺利好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該負責人表示。
不止武漢,鄭州、沈陽兩座城市也是在已出臺政策基礎上繼續“加碼”。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19年全國至少已有30個城市出臺或者加碼人才落戶政策。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這些城市的人才落戶政策范圍普遍涵蓋了落戶、住房、租房、補貼等多個方面。
北大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23日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人口紅利”是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驅動力,各城市圍繞“人”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另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平穩新增人口,將成為各地樓市發展的“潤滑劑”。12月13日,沈陽市一位房產中介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沈陽近些年的購房客,主要分為四部分,剛需、周邊城市到省會沈陽落戶的、投資的以及人才引進的。
對此,景瑞控股合伙人耿俊峰表示:“人才引進和人口增加,將有助于減緩樓市跟隨經濟周期大波段起伏的情況,有利于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人才政策加碼背后邏輯
新一線城市落戶門檻正在放低。
12月1日,武漢公布積分入戶管理辦法2019年版,其中取消了全市年度落戶數量限制,積分累計達到75分,即可在武漢市落戶。
12月4日,沈陽宣布下放戶籍審批權,沈陽的外埠居民購房落戶、父母投子女落戶、子女投父母落戶等16項戶口的審批權限,由分、縣(市)局審批調整至落戶地派出所受理、審批。
12月11日,鄭州明確將在2017年戶籍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放寬兩項、增加一項戶口遷入鄭州市落戶條件,租賃住房滿1年可入戶。
再將時間線向前推,早在今年3月,石家莊率先“一降到底”,成為國內首座實現“零門檻”落戶的城市。海南省緊隨其后,今年10月發布公告稱,除三沙市,全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可以預見,未來加入“零門檻”落戶的城市將越來越多。而新一線城市也的確成為人口流動的新選擇。
《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新一線”城市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杭州、天津、蘇州、南京、成都、西安、寧波等城市外省籍畢業生占比從2014屆的27.9%上升到2018屆的37.3%。
各地陸續放寬落戶門檻則與吸引人才息息相關。“隨著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下降,為爭奪人才,城市落戶門檻會繼續下降,大部分城市都將實現零門檻落戶。”蘇劍說。
針對人才補貼方面,各城市更是下大成本,“十萬元”起跳,動輒上百萬元。例如,貴陽引進人才個人獎勵最高可達600萬元(人民幣,下同)。
然而,誠意滿滿并不意味著收獲就大增。作為“GDP萬億俱樂部成員”的山東,雖然近些年陸續進行“齊魯之約”“齊魯英才匯聚計劃”等人才引進工程,但數據顯示,2018年山東省凈流出人口卻高達19.55萬,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二。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產業結構單一、教育壓力大、營商環境是制約山東人才流入的三個重要原因。付一夫強調,就業、教育、生態環境等因素,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指標。城市要想筑巢引鳳,不只在政策力度,更在于一座城市自己本來的魅力。
人才競爭還是提振樓市?
據中原地產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全國多個新一線城市房價出現了反彈。“巧合”的是,其中大部分城市都發布了力度空前的人才吸引政策。
以南京為例,該地為人才購房出臺專門文件開辟優先通道。而距南京千里之遙的沈陽,也有相似的境遇。
一位沈陽的房產中介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近些年經她手,通過人才引進政策獲得購房資格的購房客不少,“總體來說這樣的引進人才還挺多的,很多人選擇在開發區購房,方便上班,也有不少人顧慮新房不是現房,選擇購買二手房的”。
今年以來,樓市下行,一線城市也陸續加入“放松人才購房”的陣營。
12月20日,廣州市黃埔區“松綁”人才購房政策:經區認定的在黃埔區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的各類人才,可不受戶籍限制,在區范圍內購買1套商品住房等。黃埔區成為今年來繼海南三亞、天津濱海新區、南京六合區后又一放開人才購房限制的地區。
景瑞控股合伙人耿俊峰對時代周報記者直言:“雖非本意,但人才引進政策對地區樓市有一定傳導關系。”
耿俊峰表示,在國家明令“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背景下,未來房地產中的居住需求必然大于投資需求。人才引進政策有利于人口涌入,對住房的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加,對前期改善性住戶也會有影響。
“人才引進政策不僅會觸動一手房市場,對二手房市場也會有所影響。”耿俊峰透露,在業內,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價格體系雖然在調控政策內,但是人才引進情況較好的城市,其“安全度”比較高。“很多房地產開發商企業會把人才引進情況較好的城市當作‘基地’,因為在需求增加的背景下,銷售速度有保障,有利于維護企業現金流的安全。”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人才引進政策可以影響市場預期,但并非影響房地產的決定性因素。“人才對樓市的影響遠不及信貸政策,更多的是心理影響。”
付一夫也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為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定下基調,延續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各城市出臺人才引進政策,旨在吸引人才,而不會觸碰房地產的“高壓線”。
“短期看,人口的增長確實會拉動當地購房需求。長期來看,人們基于經濟發展情況、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對城市的預期,才是樓市堅挺的保障。”付一夫坦言。